• 印度“国产”盾构机的真相:贴牌组装闹剧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12    点击次数:76

    最近,印度媒体高调宣称“国产盾构机已投入使用”,矛头直指孟买地铁项目。

    但细扒真相,这台直径近 14 米的“印度钦奈产”盾构机,实则贴牌德国海瑞克公司,零部件更是依赖中国工厂制造。

    更尴尬的是,印度过去几年多次斥巨资从中国购买盾构机,却因技术短板闹出连环笑话:买零件想组装成“印度制造”,结果连图纸都看不懂;疫情下中国工程师无法支援,项目直接瘫痪。

    而早前印媒炒作“用中国盾构机挖穿中印边境防线”,也被证实是子虚乌有——中国对出口设备严格监管,绝不可能让自家技术成为威胁边疆安全的工具。

    这事儿看似滑稽,却暴露了印度“又要面子又缺里子”的拧巴心态。

    一边眼红中国盾构机全球市占率超 70%、技术专利占比超 90%的绝对实力,一边又想用“贴牌 + 组装”的套路给自己脸上贴金,结果技术没偷着,反倒成了国际笑柄。

    说到底,盾构机这种“大国重器”拼的是实打实的工业底蕴:中国从被欧美技术卡脖子,到自主研发打破垄断,用了整整 20 年;而印度连组装螺丝都拧不紧,却想靠口号弯道超车,未免太天真。

    更值得警惕的是,印度某些势力总爱把中国技术污名化,炒作“中国设备威胁论”。

    比如中印边境隧道工程,明明用的是德日设备,印媒却硬扯上中国,无非是想转移国内矛盾、煽动民族情绪。

    这种“打不过就泼脏水”的套路,既抹黑不了中国制造的硬实力,也掩盖不了印度基建“外强中干”的软肋。

    技术竞争不是贴牌游戏,大国崛起更没有捷径。

    印度这场“盾构机闹剧”给所有人上了一课:没有自主创新的底气,再华丽的面子工程也只是空中楼阁。

    而中国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逆袭之路,靠的正是沉下心搞研发、扎扎实实攒技术的工匠精神。

    点赞转发这篇文章,一起聊聊:你觉得印度该不该放下“酸葡萄心理”,好好向中国取经?